地漏应该怎么更换呢

生活妙招 changlong 2025-10-16 13:49 1 0

更换地漏前的准备工作:别急着动手,先看这三步

更换地漏看似简单,实则隐藏不少细节,很多人一拆旧地漏就发现下水管堵了、水封没了,甚至地板都泡坏了,第一步不是工具准备,而是“诊断”——明确你家的地漏问题到底出在哪,是老化漏水?还是排水慢?亦或是异味难除?建议用手机拍下旧地漏的照片,标注位置(比如厨房洗手池下方或卫生间地面),方便后续选购新地漏时精准匹配。

准备工具清单如下:
| 工具名称 | 用途说明 | 建议品牌/型号 | |----------|-----------|----------------| | 扳手(活动扳手) | 拧松地漏固定螺母 | 华帝、史丹利 | | 螺丝刀(十字+一字) | 拆卸地漏盖板 | 美的、博世 | | 水管胶带(生料带) | 密封接口防漏 | 3M、汉高 | | 抹布+桶 | 接住残留污水 | 家用棉质抹布 | | 新地漏组件 | 根据户型选类型 | 希恩、摩恩 |

注意:如果是瓷砖地面,需提前确认是否能打孔;若是木地板,则要小心避免破坏龙骨结构。

拆除旧地漏:别硬拧!分步骤操作更安全

很多人习惯直接上手拧螺丝,结果螺丝断在管道里,反而更麻烦,正确做法是:

  • 先关掉进水阀(如果地漏连接的是厨房或阳台水槽)
  • 用抹布堵住下水管口,防止污水倒灌
  • 用螺丝刀轻轻撬开地漏盖板,观察是否有异物卡住
  • 若有老式橡胶垫圈或水泥封堵,可用小锤轻敲使其松动
  • 最后用扳手逆时针旋转螺母,一般为M16规格

特别提醒:若遇到锈蚀严重无法转动的情况,不要强行用力,可喷些除锈剂(如WD-40),静置15分钟后尝试,若仍不行,请联系专业师傅处理,避免损坏下水管接口。

清理与测量:决定新地漏能否安装的关键环节

拆下来后,清理下水管口的杂质非常重要,用细铁丝或专用通管器疏通内壁,确保无毛发、泥沙堵塞,同时测量下水管口径(常见为DN50或DN75),并记录离地高度(通常为2-5厘米),这点极易被忽略——如果你买了一个高出地面太多的新地漏,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造成积水反溢。

检查现有地漏安装方式:是承插式(插入管口)、螺纹式(拧入管口)还是压接式(夹紧固定)?不同结构对应不同新地漏型号,选错会导致漏水或不牢固。

安装新地漏:密封才是成败之关键

现在进入核心步骤,以常见的螺旋式地漏为例:

  • 将新地漏底部套上橡胶密封圈,放入下水管口
  • 用扳手从上方拧紧固定螺母,注意力度适中(过紧易压裂塑料件)
  • 再次检查是否垂直,如有倾斜可用垫片调整
  • 最后将盖板扣回,用手轻轻按压确认卡位到位

这里强调一个细节:所有接口处必须缠绕生料带!尤其是螺纹连接部位,这是防止日后渗漏的第一道防线,建议顺时针缠绕3-5圈,厚度约2mm即可,太厚反而影响拧合效果。

测试排水与防臭功能:不能只看外观

安装完成后,千万别急着收工,必须做两个测试:

  • 排水测试:往地漏倒入1升清水,观察是否顺畅流走,有无滞留现象
  • 防臭测试:用纸巾贴在地漏缝隙处,静置1小时,若有异味穿透说明水封失效

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重新检查密封情况或更换水封芯,有些劣质地漏虽便宜,但水封设计不合理(如深度不足25mm),极易干涸导致臭味返流。

常见错误避坑指南:90%的人踩过的雷

错误行为 后果 正确做法
盲目购买低价地漏 易老化、漏水 优先选择不锈钢或铜材质
忽略水封深度 臭气入侵 查看说明书,确保≥25mm
安装后未试水 暗藏隐患 通水测试至少30分钟
自行切割下水管 影响整体结构 如需改动请找专业人员

最后提醒:更换地漏最好安排在周末进行,避免工作日打扰邻居,若涉及公共管道或楼层共用排水系统,务必提前向物业报备,以防违规施工被罚款。

地漏更换不是“换个零件”那么简单,它考验的是对家居细节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只要你按照上述步骤一步步来,哪怕是个新手也能顺利完成,记住一句话:“慢工出细活”,宁可多花半小时检查,也不要图快留下隐患,希望这篇文章帮你避开所有坑,让你家的地漏从此不再成为烦恼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