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排管怎么更换
冷库排管更换全流程详解(含实操步骤与注意事项)
冷库排管更换前的准备工作
冷库排管作为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承担着冷量传递和均匀降温的重要任务,长期运行后,因腐蚀、冻胀或机械损伤,排管可能出现泄漏、结霜严重、效率下降等问题,此时必须及时更换,否则会影响整个冷库的制冷效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在正式更换前,应完成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 断电停机:确保冷库系统完全停止运行,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
- 放空制冷剂:使用专用设备回收制冷剂(如R22、R404A等),避免环境污染及操作风险。
- 清理现场:拆除旧排管周围的保温层、支架及杂物,保持作业空间整洁。
- 工具准备:包括割管器、焊接设备(氩弧焊或氧乙炔)、压力表、真空泵、检漏仪、扳手、记号笔等。
- 材料确认:新排管材质需与原系统匹配(常见为无缝铜管或不锈钢管),规格尺寸应一致,壁厚符合国标要求。
准备工作项目 | 检查要点 | 是否完成(√/×) |
---|---|---|
电源切断 | 确认无电流通过 | |
制冷剂回收 | 回收至安全容器 | |
工具齐全 | 所需工具到位 | |
新管验收 | 材质合格,无破损 | |
安全防护 | 戴护目镜、手套 |
旧排管拆除步骤
拆除旧排管是更换工作的第一步,需谨慎操作以避免对其他管道或设备造成二次损伤。
(1)标记原有走向:用记号笔标注每一段排管的位置编号,便于后续安装时对照。
(2)分段切割:使用割管器逐段切除旧排管,尽量保留接口处完整,方便检查是否密封良好。
(3)清理接口:用钢丝刷或砂纸打磨接口内壁,清除氧化层和油污,确保焊接质量。
(4)移除废料:将拆除的旧排管分类存放,避免污染环境。
特别提醒:若排管埋设于墙体或吊顶内,需提前开孔或破墙处理,施工前务必确认结构安全。
新排管安装流程
新排管安装需严格遵循“规范布管、合理布局、牢固固定”的原则。
(1)按图施工:根据冷库平面图和原有排管走向,确定新排管路径,避免交叉干扰。
(2)试装定位:先不焊接,仅用卡扣临时固定,调整长度与角度,确保水平度误差≤5mm。
(3)焊接工艺:采用氩弧焊进行对接焊接,焊缝饱满、无气孔、无夹渣;每段焊接完成后做氮气保压测试(压力0.6MPa,保压10分钟无压降)。
(4)保温处理:焊接完成后立即包覆聚氨酯泡沫保温层,厚度≥50mm,接缝处用胶带密封,防止冷桥产生。
建议:每间隔2米设置一个吊架或支撑点,避免因自重导致变形或脱落。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
排管更换完毕后,不可直接投入使用,必须经过系统性检测和试运行。
(1)抽真空: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0.1MPa,保持30分钟无回升,说明密封良好。
(2)充注制冷剂:按厂家推荐比例加入适量制冷剂,注意避免过量或不足。
(3)压力测试:开启压缩机,观察高低压表读数是否稳定(低压约0.3~0.5MPa,高压约1.2~1.8MPa)。
(4)温度测试:运行2小时后,测量冷库内部温度变化,应逐步降至设定值(如-18℃),且波动不超过±1℃。
(5)检漏复查:使用电子检漏仪逐段扫描焊口及连接处,确保无泄漏现象。
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问题类型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排管结霜严重 | 保温层破损或冷媒不足 | 重新包裹保温层,补充制冷剂 |
温度不达标 | 焊接不良或堵塞 | 拆卸检查焊缝,疏通管道 |
压力异常升高 | 系统混入空气或杂质 | 重新抽真空并清洗管路 |
系统噪音大 | 排管固定松动或液击 | 加固支架,调整膨胀阀参数 |
安全注意事项
冷库排管更换属于高风险作业,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如制冷工操作证);
- 现场配备灭火器和急救箱;
- 高空作业时佩戴安全带,禁止单人作业;
- 焊接区域远离易燃物,设置隔离挡板;
- 更换完成后,由专业技术人员签字确认方可投入运行。
后续维护建议
为延长新排管使用寿命,建议定期执行以下维护措施:
- 每季度检查一次保温层完整性;
- 每半年清理一次蒸发器表面积尘;
-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性能评估;
-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更换时间、材料批次、维修情况。
冷库排管更换是一项技术性强、责任重大的工程,不仅考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关系到冷库的运行效率和食品安全,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才能确保更换后的系统安全可靠、节能高效,广大冷库运营单位应重视日常保养,发现问题早处理,避免小故障演变成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