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春节风俗地图,全国过各地春节风俗,各地春节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全国过各地春节风俗目录
中国各地的春节习俗
各地春节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不同地方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民间庆祝活动之一。下面介绍全国各地的春节风俗:。
1. 北京:除夕夜全家团圆,守岁到凌晨;初一早上要吃饺子;初二要去庙会逛花灯。
2. 上海:吃年糕、鸡蛋等寓意吉祥的食物;贴春联、挂灯笼;逛庙会、看花灯。
3. 广东:放烟花、燃爆竹、舞狮、舞龙、打麻将;吃年糕、腊味等传统美食。
4. 河南:煮汤圆、蒸年糕、赏花灯、放烟花、祭祖、舞龙舞狮。
5. 四川:吃饺子、年糕、火锅;看川剧、变脸;打麻将、猜灯谜。
6. 贵州:吃酸汤鱼、过油条、煮年糕;看花灯、赏高跷、踩堆球。
7. 云南:放烟花、燃爆竹、打麻将;吃年糕、酸辣鱼等特色美食。
8. 新疆:吃烤羊肉串、烤馕、炒羊肉等特色美食;赏年画、听维吾尔歌曲。
9. 西藏:祭祖、放烟花、舞狮子、烧香拜佛;吃酥油茶、牦牛肉。
10. 湖南:吃年糕、腊味;看花灯、赏龙舟、打麻将。
总之,中国各地春节的风俗各具特色,但都强调家庭团圆、祭祀祖先,以及吉祥、热闹、欢乐的气氛。"。
中国各地的春节习俗俗话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由于各地的独特地域,习俗也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全国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吧~
一、北京习俗
除了一般年俗外,老北京过年最有特色的习俗就是庙会啦。
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二、内蒙古习俗
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
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
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
次日早上,男女老幼穿上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
接着开始拜年,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平安。
初一到初四,人们一般不远行。
初五以后,才到亲友家拜年。
三、甘肃习俗
甘肃人民会在春节跳新年舞社火,社火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
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四、广州习俗
广州美称花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非常引人瞩目。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主要街道搭起彩楼,摆开花市,大家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五、广西习俗
舞鸡、舞春牛在广西桂西一些地区特别盛行,这里世代流传舞鸡、新春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
年轻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
主家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
六、拉萨习俗
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经幡由蓝、白、红、绿、黄五色布连接而成,寓有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之意,上面印有藏经经文。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几个关于中国各地的春节习俗的介绍,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的习俗呢?欢迎补充,咱们在评论区里相见吧~
各地春节的习俗有什么不同?原发布者:微力试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篇一:全国各地春节习俗全国各地春节风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
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东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辞岁。
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
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
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天津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
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
不同地方的春节风俗有哪些?1、江苏年俗: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2、陕西年俗:吃“五豆“,在春节前一天晚上,取出五样豆子,如大豆、黄豆、绿豆、豌豆、打江豆等熬制而成,这是几千年来流传的风俗。
富裕人家还炒菜、喝酒,有荤有素,各显其能。
铜川地区的农村,把腊月初五日,称“五豆日”,早饭做“大麦仁粥”,配以五种豆子,表示本年麦、豆丰收。
3、云南年俗: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
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
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
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
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
4、天津年俗:腊八儿,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
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
“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5、东北年俗: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