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春节风俗有哪些,莆田市春节风俗,莆田春节习俗有哪些?

饮食健康 访客 2024-03-21 08:34 128 0

莆田市春节风俗目录

莆田市春节风俗有哪些,莆田市春节风俗,莆田春节习俗有哪些?

莆田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莆田春节习俗有哪些?

莆田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城市,其春节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贴春联:莆田市民在春节前会在门口贴上春联,寓意着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幸福和顺利。

2. 烧香拜神:莆田市的居民会在春节期间到寺庙里烧香拜神,祈求神明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

3. 吃年夜饭:春节除夕夜,莆田市的家庭会团聚在一起,共同享受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寓意着家庭团圆、幸福和美满。

4. 红包:莆田市的人们会在春节期间给孩子们发红包,寓意着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5. 放烟火:春节期间,莆田市的居民会在户外放烟火,庆祝新年的到来,同时也寓意着驱邪避邪。

总的来说,莆田市的春节风俗与其他地方类似,强调家庭团聚、祈求平安、热闹非凡。"。

莆田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莆田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1. 做红团

莆田市民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

红团颜色红、形状圆,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制作红团主要用糯米面团制成的红团皮配上绿豆馅或糯米馅,再用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双孩儿的红团印,一印一敲一红团就完美呈现。

最后用洗净的“鸡叶”垫底,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

红艳艳,亮闪闪的红团伴随着腾腾的蒸气把这个年味渲染得越发浓郁。

2. 白额春联习俗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

直到次年正月廿五日,兴化城光复,逃亡百姓才返回家中。

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为纪念莆田这段悲惨的历史,莆田民间约定正月初四重过大年,称为“做大岁”。

直到今天,莆田人家的春联,那抹象征着喜庆吉祥的红色,在白额的比照与警示下,也显得格外得热烈、珍贵。

3. 辞年

莆田人一直传承的“辞年”习俗,在除夕子时,人们会在家门前摆好供桌,供桌系上了绣花红桌围,桌上摆上祭品,祭谢天地,辞别旧岁。

“辞年”的祭品十分丰富,花果茶酒齐备,“六斋”、“十味”、线面、“龟”、“团”、鸡、鸭、还有“隔年饭”,摆满供桌。

地上的盆里烧着“贡银”。

大人在一旁念念有词,祈祷来年平安。

4. 围炉

除夕的年夜饭是莆田人的重头戏,称作“围炉”,各家往往会准备丰盛的首餐。

那天晚上,如果家人有在外没回家,餐桌上也要留个空位子。

之后,灶上要留“隔年饭”,灶膛里用块大木柴烧个彻夜不熄的“火宝”,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

而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

5. 正月初一吃长寿面拜年

这碗线面比较讲究,碗底垫着芥蓝,碗面铺着紫菜、花生、香菇等配菜,喻示福寿绵长。

吃线面第一口不喝面汤,莆田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

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籽、糖果、香烟饷客。

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有的也去寺庙拜佛祈求平安。

莆田春节习俗有哪些?

莆田春节习俗有:

一、扫巡

莆田人在年前都会给房子来个大扫除,莆仙话叫做“扫巡”,“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

扫巡通常选在腊月初十至二十之中的某一个晴天,预示把旧一年里的灰尘秽气打扫出门,以崭新的气象喜迎春节。

二、贴春联

除了我们平常见到的春联外,莆田还有一种特有的白头春联,在红色的对联上方留有10厘米长的白纸额头。

这一习俗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朝倭寇之乱,据传此举是为了悼念当年在倭乱中遇难的人。

三、廿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

相传为“天官赐福”的日子,也是行善积德的日子,这一天必须做好事,也要注意不能跟人讨债,被讨债的人会觉得很晦气,会跟你生气。

这一天也不能与人发生冲突,必须和和气气过完这一天,不然来年会很衰。

四、置办年货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做红团、炸荔枝肉、买年货等等。

炸豆腐是莆田人过年必备的美食,香喷喷金灿灿的炸豆腐,寓意吉祥和富贵。

为了保存时间更长一些,通常在出锅后在上面撒盐。

五、除夕(三十瞑)

莆田人称除夕夜为“做岁”,也叫“三十暝”,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叫“围炉”,很形象很生动。

年夜饭过后,长辈分发压岁钱。

莆田还有除夕关起门来吃团圆饭之说,有不让倭寇进来之意。

六、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早,开门放鞭炮,然后人人都要吃一碗线面,线面上都会放满配料,如煎鸡蛋、油炸豆腐、炒花生、油炸紫菜等。

“食面了添一岁”,吃了线面就长了一岁。

每人一碗,代表又长了一岁,也寓祝全家长寿。

吃过线面,换上新衣服出门游春。

莆田人称新年出门游玩叫“游春”。

七、大年初二

因当年倭寇入侵缘故,莆田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莆田人互不登门,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

现在这天成了朋友相约外面聚会的最佳日子。

八、大年初三

初三日,各户进行“迎年”,所谓“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应。

九、大年初四

明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倭乱频繁,兴化民众因此逃亡至山区,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赶跑倭寇。

老百姓才纷纷于当年二月初二返回家里。

大家一方面掩埋被倭寇杀害的亲友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

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