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风俗有哪些,苗族的风俗是什么节日,苗族有哪些节日?
苗族的风俗是什么节日目录
苗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苗族有哪些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的主要节日有:。
1. 春节:苗族的传统新年,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举行,是苗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2. 龙船节:苗族的传统水上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或六月初六举行。
3. 赛龙舟:与龙船节相似,是苗族传统的水上竞技活动,通常在龙船节期间举行。
4. 草节:苗族传统的祭祀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或七月举行,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
5. 三月三:苗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为了祈求丰收和平安。
6. 赛牛节:苗族的传统牛耕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或九月举行,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
7. 老年节:苗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举行,是为了表彰老人的贡献和尊重老人。"。
苗族有什么传统节日?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转,人不见面歌见面,人人会歌,以歌问候,用歌叙事,凭歌寄情。
歌,是苗族人寸步不离的影子,还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
婚礼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亲朋好友要相互赛歌、对歌、盘歌,连唱三天三夜。
“赶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
青年男女利用“赶秋”物色情侣,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此外,苗族的节日,还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过苗节”和“羊马节”等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苗族有哪些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
一跋都过春节(亦即客家年),有的苗族过年时要用糯米饭喂牛,并将红纸贴于牛角上,赶到水井边给牛“照镜子”。
此外,还过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赶秋节(立秋)、八月十五、吃新节(稻谷、玉米成熟时)等节日。
篙明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举行热闹的斗牛。
每年正月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青苗”称“踩花山”为“奥道”,“红苗”称为“厚道”,意即“睬坡”。
节日活动由两三户人家联合主办;主办人称为“尤厚道”,通常由无子嗣而为祈求子嗣者充当。
举行节日之前,主办人家负责栽插一棵高约两三文的五彩花杆(多用大龙竹)于选定的乎缓坝坡上,并陈设好酒于花山场内。
届时,远近各村男女皆来参加。
节日期间内容极其丰富,小伙子和小姑娘对唱山歌选择情侣是花山节的主要内容。
此外,青年小伙子要跳芦篷舞,还有斗牛、跳狮子等活动,持续数日,热闹异常。
苗族还有很多传统购宗教节日。
部分苗族正月初二、四、六三天要杀猪祭门,谓之“祭门主”,或称为祭“火龙猪”,丽江有的苗族称“杀中柱猪”,祭时杀小猪一日,门外悬挂斗整一个,外人和女子不得参加,汉族不得偷看,这部分苗族习损认为,祭了门主才能得到祖先保佑。
河口一带有的苗族二月初二要举行全寨性的“祭龙”。
祭时各家派一男子参加,严禁女子参加,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文山“偏苗”六月二十四要祭土地神;正月或二三月全寨要在寨旁山坡上祭火星(火神)。
祭时由魔公主持,并由魔公牵一只羊或一条狗念咒,念毕,众人以石击杀羊或狗,煮而食之,以此仪式祈求寨内不发生火灾。
苗族对人真诚,讲究信义,爽直,好客,年节间盛行“盘根古”——串亲戚,每有远客到来,必以好酒招待,若是亲戚,来时要送礼物,定时主人照样要以礼答谢。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
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四月八: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黄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
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
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情歌。
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龙船节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
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
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
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吃新节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
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
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
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
赶秋节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松桃一带的苗族地区,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为期一天。
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唱歌跳舞,寻求伴侣。
首先,由穿着古老民族服装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分别擎着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和一把金黄的稻穗,来到秋千架下,向人们报告一年的收成,祝贺庄稼获得丰收。
接着,青年人争先恐后地涌上秋千。
秋千架有10多米高,呈纺车形状,有相互错开的八架车辐,每架可坐一人。
送秋人用力推动,秋千旋转起来,越转越快,人们发出阵阵欢呼。
突然,送秋人用力顶住秋千横木,秋千戛然而止,上面的人纷纷往下跳。
按习惯,最后被停在秋千上的人要高声唱歌。
有的青年人有意停在上面,趁机用歌声向恋人吐露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