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风俗特点,白族的风俗有哪一些,白族生活的习俗

饮食健康 访客 2024-03-18 08:43 114 0

白族的风俗有哪一些目录

白族的风俗特点,白族的风俗有哪一些,白族生活的习俗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生活的习俗

1. 婚礼:白族的婚礼通常比较隆重,会有许多仪式和习俗,如提亲、定婚、迎娶等。

2. 藏经楼:白族人崇尚佛教,每个村庄都会建造一座藏经楼,供人们祈福和诵经。

3. 越鼓舞:白族的传统舞蹈,表现出民族的热情和奔放,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二月初二日、七月初七日等节日,白族人会进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5. 节日庙会:白族人喜欢参加节日庙会,欣赏表演、品尝美食、购买纪念品等。

6. 民居建筑:白族的民居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色彩斑斓,极具民族特色。

7. 纳西蛮石:白族传统工艺品,用石头雕刻成各种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白族的风俗习惯

一、服饰

白族服饰清爽大方。

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

妇女服饰各有千秋,从服饰可看出年龄大小、成婚与否以及地区差异。

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

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

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

大理一带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

二、饮食

白族以稻米和小麦作主食,山区则以玉米、荞子为主食。

喜食酸辣,洱海的鲤鱼、弓鱼、鲫鱼是人们喜食的菜肴,“砂锅鱼”是大理著名佳肴。

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油鸡、螺蛳酱等。

三、建筑

白族的建筑艺术独具一格。

高寒山区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则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

位于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民居的精萃所在。

一座端庄的白族民居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

扩展资料

白族的节日:

1、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街期,它的起源与观音伏的传说有密切联系,所以又叫观音市。

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西门外举行,会期七至十天。

节日期间,举办传统的赛马、、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热闹非凡。

2、是白族另一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古称“星回节”,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节日期间最为壮观的是每个白族村寨都要在村子中央的场地上竖起一柱或数柱三四丈高的大火把,树杆作心,外面捆扎竹片、树枝和松明,用彩线系上火把梨、、鞭炮,插上书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字样的“升斗”,当夜幕降临,大小火把齐明,红光满天,响声震耳。

参考资料来源:

白族生活的习俗

白族的习俗主要有传统节日、住屋形式、日常礼仪、娱乐活动、饮食习惯这几类生活习俗。

1、传统节日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2、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

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3、日常礼仪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

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

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

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

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

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

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

4、娱乐活动

白族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赛马、荡秋千、耍麒麟、泼泥赐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荡秋千:白族山区森林密布,藤条纵横林间,农民与山民平时采荞伐木,砍柴取暖,常于藤条蔓枝过手,练就荡藤攀索的本领,极喜爱荡秋千的活动。

每年春节,山区,常在大榕树下捆绑篾索以成秋千;坝区,则在宽敞的坝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杆架绑扎秋千。

最精彩的莫过于青年男女双双同荡,这时常赢来围观群众的戏耍逗趣。

5、饮食习惯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

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

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无节吃羊肚菌和检鱼包肉;中秋节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吃肥羊;冬至节吃炒养粒和羊肉场。

扩展资料:

1、白族分布地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

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区。

湖南省张家界、湘西,贵州毕节、安顺,四川凉山等地也都有白族分布。

2、白族支系

白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聚居于洱海区域、贵州、湖南等地的为民家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勒墨、那马则散居于怒江流域兰坪、维西、福贡等县,经济文化水平与邻近的怒族、傈僳族相近。

白族各支系之间在语言上有较大差异,风俗习惯也稍有不同。

由于地域分布上的差别,白族各支系分别与周围的民族相互融合、互相往来,也就形成了各支系之间的差别。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