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联:1-4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4.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30日发布1-4月物流运行分析称,今年1-4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4.4%,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4月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常态化运行,物流运行总体保持恢复向好。社会物流需求恢复性回升,物流服务供给相对充足,行业运行处在景气区间,主要经营指标保持增长,供应链循环畅通性改善。
物流需求持续扩大,结构性分化依然存在
1-4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7.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从规模看,社会物流总额延续扩大态势,物流需求恢复性回升。从增速看,1-4月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当月同比增长6.3%,比3月提高0.8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在经济整体恢复向好、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份物流需求增速回升较为明显,但结构分化依然存在,工业品、单位与居民物流需求基础较为稳固,多数领域物流总额增速有所加快;进口、再生资源等领域有所波动,恢复势头有所放缓。
工业品物流需求恢复基础稳固。1-4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比上年增长3.6%,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4月份增长5.6%,增速比3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年内呈现逐月加快的发展态势。在多项协同发力影响下,工业领域物流需求恢复基础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回升,增长面进一步扩张,超过六成行业增速比3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结构性亮点依然集中在以汽车制造等领域,4月份,装备制造拉动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器材制造物流总额分别增长44.6%和17.3%。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恢复向好。1-4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电商与实体零售物流同步改善,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0%,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进口物流量增势趋缓。1-4月份,进口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当月增长9.4%,回落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从货类看,其中上游资源类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进口物流量增速较3月普遍回调;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持续回落,降幅有所扩大。
物流供给稳步恢复,产业链循环畅通性趋好
随着市场进一步畅通,物流趋于活跃,物流业总收入呈现加速恢复态势,物流供给规模稳步上升。1-4月份,物流业总收入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运输仓储服务、快递领域贡献显著,拉动物流业总收入增长超过5个百分点。从供给层面来看,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从行业景气水平看,物流行业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8%,物流业新订单指数为52.3%,均位于相对较高景气区间,显示物流供需联动恢复,仍呈增长扩张态势。
从企业经营情况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加快。1-4月份,受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重点调查的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2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提高。其中,邮政快递、仓储物流企业收入增势良好,铁路、道路运输企业增势平稳,水上运输企业则持续回落。
从物流循环来看,物流仓储周转加快助力产销衔接水平提升。4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商品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仍位于52%左右的较高水平,物流周转有所加快。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来看,截至3月末工业存货、产成品存货增速分别回落1.7和1.6个百分点,显示工业多领域进入去库存阶段,特别是汽车、电气设备等领域存货明显回落,显示产业链上下游运行逐渐恢复常态化、供应链循环趋于畅通。
1-4月份物流运行总体向好,但上游需求不足制约依然存在,物流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
一是物流需求恢复仍面临压力。4月份,物流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国内需求偏弱的制约犹存。今年以来物流供需同步改善,但需求的恢复相对于供给改善仍显不足。
二是物流服务价格低位徘徊。4月份,多数细分领域物流服务价格有所趋缓。水运方面,年内价格水平总体趋缓,均位于低位波动。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1097.80点,环比基本持平;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948.48点,环比回落 5.3%;。公路方面,供需短期失衡叠加季节性因素,价格水平小幅回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月平均103.2点,环比回落0.18%。当前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领域供需失衡的局面或将持续,加之物流需求尚处恢复阶段,短期市场需求对物流服务价格拉动相对有限,价格低位运行的情况或将持续。
三是物流企业经营成本有所反弹。1-4月份,重点调查物流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升至95.2元,比一季度提高。其中劳动力成本以及燃油等原材料成本增长均超过10%,部分重点调查道路运输企业反映货运车辆、燃油相关等成本增长超过30%。今年以来,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压力较大,需着力于服务、技术等多领域创新,通过探索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等方式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