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界说

情感问题 访客 2023-10-09 09:44 148 0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的评估。在人们的生活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对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自我效能感还是一种积极的资源,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它可以保持个体的坚韧和动力。

效能!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界说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是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77年,他在其著作《社会学习论》中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其理论。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自我效能感的维度

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能力的评估。他认为,自我效能感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维度。比如说,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分为任务特定的和范围性的两种。任务特定的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而范围性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各种任务和情境中都具有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能力。

此外,班杜拉还将自我效能感分为认为和行动两个层面。认为层面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念,而行动层面则是实际参与行动并具有高度内部动机的行为。因此,对于自我效能感的评估既取决于任务本身的难度,也取决于个体的信心和能力。而不同的自我效能感维度可以协同作用,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

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遵循一系列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学习过程。他发现,个体通过体验成功和失败来培养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当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如果得到了成功的反馈,那么ta就会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完成下一项任务。相反,如果个体经历了失败的挫折,ta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受到打击。

此外,班杜拉还发现,观察他人的成功和失败也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当个体观察到身边的人取得成功时,ta也会更有信心去尝试;如果观察到身边的人失败了,ta就会更加谨慎,减少尝试。除此之外,社会支持和鼓励也是提升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育、心理咨询和管理等领域。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更加坚韧和积极,往往具有更强的动力和吸引力。此外,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也更加愿意承担风险,拥有更高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能力。

但是,过高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存在风险。如果个体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就会过于冒险,过度自信,从而带来负面的后果。

综上所述,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自我效能感的维度、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人的行为和思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