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九曲黄河阵(九曲黄河阵的寓意)

生活百科 访客 2023-04-11 10:59 237 0

大家好,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很多人不知道歧口九曲黄河阵。下面是详细的解释。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碛口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黄河第二大冰碛“大同冰碛”上游,与陕西省吴堡县隔黄河相望。在古代,黄河水道非常繁忙。黄河被“大同冰碛”阻断,碛口镇却受益于“大同冰碛”。“大同冰碛”是一条近500米长的礁型石槽,落差10米。水陡浪高,船筏难以通行。因此,冰碛成为黄河北干流水路的中转站,因而得名。成为黄河上重要的商埠渡口,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

从清乾隆年间到抗日战争爆发的200多年间,碛口一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业城镇。西接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东临太原、北京、天津,吸引了几乎一半的华商,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说起古镇,人们自然会想到周庄、同里、乌镇。古镇似乎只存在于江南水乡。事实上,在北方内陆的黄土高坡上,碛口这个风格完整、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镇也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晋商的兴盛造就了碛口,晋商衰落后的贫穷和封闭保存了碛口。如今的碛口镇是一个密集的古建筑群,镇上至今还有400多个院落,都是原来的商家或店铺。这些建筑沿着黄河和绿水河呈直角分布。一条长长的街道穿过小镇,分为三个部分:西施街、钟石街和东石街。西施街靠近黄河码头,有大量仓库。钟石街是碛口镇重要的商业区,东石街是碛口向东的旱路起点。许多骆驼商店和零售企业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黑龙寺矗立在古镇的右角,是小镇的地标。与长街形成网络的十几条小巷连接着各种仓库和商业,四通八达的街巷反映了碛口历史上商业贸易的繁荣。长长的古街,幽深的古巷,镇上的古建筑,给人一种回到历史的感觉。

歧口镇一方面体现了传统商业集镇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晋西北地方传统特色。古镇的主要街道随着地形沿河而建,一些店铺出门就是码头,货物运输非常方便。仓库一般都是四合院或者三合一的院子,有的前后进院子几次。为了装卸方便,院子一般都比较大,骆驼店和骡店的院子就更大了,前院还有谷仓。商店的店面一般采用有线条的门面,开门的时候是全开的。银行、典当行多为高墙厚门的密封小院,部分布满“重围”进行保护。古镇内各种商业应有尽有,还有商会、税务局等管理部门,形成了完整的集镇商业体系。古镇的商业建筑虽然宽敞高大,但大多强调实用性,不做装饰,与家居建筑有很大区别。

碛口镇依山傍水,依势而建,前低后高。基本垂直于主街的十几条小巷,不仅承担着交通的任务,还是重要的泄洪道,将山洪直接排入河道。因为大部分院落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很多建筑都是下院的窑洞顶,也就是上院的院子。最高的是一个五层的山洞,非常壮观。

碛口建筑的窑面,有的有“开柱开檐”,即木柱廊,有的有“无根檐”,即窑腿上部伸出石质飞檐,木檐由无柱飞檐支撑。洞前檐的墙壁要用一米左右高的砖墙砌成,既美观又保护了洞顶的人。二层多为木质房屋,山顶坚硬,有格子门窗,部分建筑也是箍窑。事务所的门通常是砖砌的大门,上面有一块石碑,标明字体大小。有的事务所门前支一对柱子,支撑着半硬山顶的屋檐,也有全木门。

除了商业建筑,碛口镇还有几处宗教建筑,其中最壮观的是黑龙寺。寺庙建在卧虎山上,正下方河水汇入黄河,位置突出,气势雄伟。

早期的黑龙会规模很小。雍正年间增加了一个戏台,乾隆二十一年又增加了二层钟鼓和东西耳堂,使黑龙寺的整治得以完整,之后又多次重修。黑龙寺的正殿是木制的,有三个开间,一个硬顶,前面有一个龙神的檐廊。左右耳厅也是三开间的硬山顶,但深度比正殿小,分别为华佗和财神。寺庙山门底部有三条过道,上面建有一座音乐楼。音乐楼是一座三开间的木质建筑,坐落在山顶上。庭院分为上下两层,靠近正厅的一层和左右厢房是表演传统戏曲时看戏的地方。黑龙寺舞台的音响效果很好。唱歌时在黄河对岸几里外都能听到,所以有“山西唱,陕西听”之称。黑龙寺是桥口商人唱“许愿戏”的重要场所。由于其保护商业活动的“实用价值”,香火一直很兴盛。

碛口镇是很多文化的载体。除了具有鲜明的建筑文化,从纵向的历史角度来看,碛口主要承载了晋商文化,代表了晋商商路的一个重要分支——西北贸易,展现了晋商商业活动对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影响。衰落后的碛口,曾经承载着抗击日寇、保卫和支援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著名艺术家、学者的频繁到来,以及《两灯带枪》、《延安颂歌》、《民工》等影视作品的拍摄,碛口被注入了新时期的当代文化。地理上,碛口主要承载了黄河商业文化和晋西北文化。

以上解释了碛口九曲黄河阵。这篇文章已经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信息有误,请联系边肖进行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