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引流管怎么更换

生活妙招 changlong 2025-10-30 05:05 1 0
  1. 胃部引流管更换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胃部引流管更换前,医护人员需完成一系列严谨的准备工作,应评估患者当前病情是否适合更换引流管,包括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引流液颜色与量是否异常、是否存在感染迹象等,准备好所需物品: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棉球、消毒液(如碘伏)、新的胃管(硅胶或聚氨酯材质)、固定胶带、注射器、弯盘、无菌纱布、剪刀以及记录单,特别注意,新引流管必须与原管型号一致,避免因尺寸差异造成误置或损伤。

  2. 更换操作步骤详解
    更换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由两名护士协作完成,确保操作规范安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注意事项
1 核对患者信息并解释流程 确保患者知情同意,减轻焦虑情绪
2 清洁旧引流管周围皮肤 使用生理盐水棉球轻柔擦拭,防止刺激黏膜
3 拔除旧引流管 缓慢拔出,观察是否有阻力或出血,如有异常立即停止
4 检查口腔及鼻腔通畅情况 若为鼻胃管,确认无鼻腔阻塞或炎症
5 插入新引流管 用润滑剂涂抹前端,沿原路径插入至预定深度(成人约45cm)
6 固定新管 使用医用胶带“∞”字形固定于鼻翼或脸颊,避免滑脱
7 排气与测试通畅性 用注射器抽吸确认有胃液回流,再注入空气听气过水声
8 记录与交班 详细记录更换时间、引流液性质、患者反应等信息
  1. 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常遇到以下问题:一是引流管插入困难,可能因患者咽部痉挛或胃管弯曲所致,此时应暂停操作,安抚患者呼吸节奏后重新尝试;二是更换后出现引流不畅,多因导管贴壁或堵塞,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解决;三是局部红肿疼痛,提示可能感染,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加强护理,部分患者因长期留置而产生心理抵触,护理人员应注重沟通技巧,提升依从性。

  2. 更换后的护理要点
    更换完成后,护理工作并未结束,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气味变化,每日记录并对比趋势,若引流量突然增多或呈血性,应及时上报,保持引流袋低于胃部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班交接时要检查固定是否牢固,避免牵拉导致移位,对于意识不清或躁动患者,可适当使用约束带,但需定期松解以保证血液循环。

  3. 为何不能随意更换?专业提醒
    有些家属认为“引流管放久了不好”,主张频繁更换,这是误区,频繁更换不仅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出血或穿孔,临床指南建议:除非出现明显堵塞、脱落、感染或功能失效,否则不应随意更换,每次更换都应有明确指征,并经主管医师批准。

胃部引流管的更换是一项技术性强、责任重大的护理操作,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标准流程,具备应急处理能力,才能保障患者安全,通过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