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压花模具怎么更换
- 月饼压花模具更换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月饼压花模具更换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确保操作顺利、避免设备损坏或成品质量下降的关键步骤,要确认当前使用的模具型号与计划更换的新模具是否匹配生产需求,比如月饼的形状(圆、方、异形)、花纹深度、材质(食品级不锈钢、铝合金等)是否符合产品标准,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清洁无杂物,防止灰尘或异物混入模具缝隙影响压模效果。
建议提前准备好工具包,包括螺丝刀、扳手、软布、专用清洁剂以及备用密封圈(如适用),对于全自动压模机,还需断电并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保障操作人员安全,核对新模具的出厂编号与批次记录,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认证要求(如GB 4806.9-2016《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避免因材质不合格引发召回风险。
- 拆卸旧模具的具体流程
拆卸旧模具时需按顺序进行,避免损伤设备或模具本身,第一步是松开固定螺栓:使用合适的内六角扳手或梅花扳手,将模具底座上的四个定位螺栓逐个拧松,注意力度均匀,防止偏移导致模具卡死,第二步是取出模具本体:用双手轻握模具两侧,缓慢向上提起,若发现阻力较大,可先用软毛刷清理模具与压模腔之间的残留面团,再尝试分离。
第三步是检查模具状态:拆下后应立即查看是否有裂纹、变形或花纹磨损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技术部门评估是否报废,同时记录该模具的使用次数和更换周期,为后续维护提供数据支持,第四步是清洁原安装位置:用无纺布蘸取中性清洁液擦拭压模平台,去除油渍和残留物,保证新模具贴合紧密。
- 安装新模具的操作细节
安装新模具时,重点在于“对准+紧固”,首先将新模具放置于压模平台上,通过导柱定位孔对齐,确保水平无倾斜,此时可用肉眼观察模具边缘是否与机架吻合,必要时辅以水平尺校正,然后依次旋紧四个固定螺栓,采用交叉顺序(即先拧对角线上的两个螺栓,再拧另外两个)逐步加力,避免局部受力不均造成模具变形。
特别提醒:若模具带有硅胶密封圈或O型圈,务必在安装前涂抹少量食用级润滑脂(如硅油),防止长期使用后老化脱落,完成后用手轻轻摇晃模具,确认无松动现象后再进行下一步测试,此阶段建议配合简单试压操作——使用少量面团模拟正常生产条件,观察压出的月饼是否清晰完整,有无缺角、粘连等问题。
步骤 | 注意事项 | |
---|---|---|
1 | 松开固定螺栓 | 使用合适工具,避免打滑损坏螺纹 |
2 | 取出旧模具 | 动作轻柔,防止划伤模具表面 |
3 | 清洁压模平台 | 使用中性清洁剂,禁用强酸强碱 |
4 | 对位安装新模具 | 必须通过导柱精准定位 |
5 | 紧固螺栓 | 交叉拧紧,扭矩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8-12N·m) |
- 更换后的调试与验证
完成物理安装后,不能直接投入批量生产,必须经过系统性的调试和验证环节,第一步是空载试运行:启动设备,让压模机构空转数次,监听是否有异常噪音或卡顿现象,如有问题,应立即停机排查,可能是模具未完全就位或内部零件装配不当。
第二步是小批量试压:取约50克面团,分批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观察成品外观是否饱满、花纹清晰、无飞边,同时检查脱模是否顺畅,若出现粘模情况,说明模具表面处理存在问题(如抛光不足或涂层脱落),应及时联系供应商处理。
第三步是感官与理化检测:随机抽取3块样品送至质检部门,进行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重金属含量(铅、镉)等项目检测,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一过程虽耗时较长,但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尤其适用于出口型企业或高端定制客户。
- 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更换模具过程中常遇到以下几种典型问题:
- 模具卡死无法拆卸: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未清洁导致面团干结,建议使用热蒸汽喷枪软化粘附物,再用木棒轻轻敲击周边辅助松动。
- 压出月饼图案模糊:多由模具磨损或压力不足引起,需检查液压系统压力表读数(正常范围应在0.6–0.8MPa之间),必要时调整压力阀。
- 模具发热严重:常见于连续作业超过2小时未冷却,应设置定时停机降温机制(每30分钟休息5分钟),并定期检查冷却风扇是否正常运转。
- 脱模困难:除模具本身质量问题外,还可能因面团含水量过高或压模时间过长所致,建议优化配方比例(如增加面粉占比)或缩短压模周期。
问题可通过建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SOP)来预防,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一线操作员的专业素养,减少人为失误。
- 后续维护建议
为了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并保持稳定产能,建议制定月度保养计划,每月至少一次全面清洗模具表面,清除油脂和色素残留;每季度检查一次螺栓紧固状态,防止因震动松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硬度测试和金相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疲劳裂纹,同时鼓励车间设立“模具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每次更换的时间、原因、责任人和使用效果,形成闭环管理。
月饼压花模具的更换不是简单的替换动作,而是涉及安全、工艺、品质、效率等多个维度的综合管理行为,只有严格执行规范流程,才能真正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为企业赢得市场口碑和品牌信任。